【三十六计口诀及顺口溜有哪些】在古代军事智慧中,“三十六计”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,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,也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。为了便于记忆和传播,人们总结出了许多“口诀”和“顺口溜”,帮助大家快速掌握这些经典计策。
以下是对“三十六计口诀及顺口溜”的整理与归纳,内容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,便于查阅与学习。
一、三十六计概述
“三十六计”源于中国古代兵法典籍,最早见于《南齐书》和《唐书·李靖传》,后经历代文人整理、完善,成为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体系。其内容涵盖攻防、虚实、奇正、进退等多个方面,广泛应用于军事、政治、商业等领域。
二、三十六计口诀与顺口溜总结
为了方便记忆,人们将三十六计编成口诀或顺口溜,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版本:
1. 常见口诀(版本一)
```
第一计:瞒天过海
第二计:围魏救赵
第三计:借刀杀人
第四计:以逸待劳
第五计:趁火打劫
第六计:声东击西
第七计:无中生有
第八计:暗度陈仓
第九计:隔岸观火
第十计:笑里藏刀
第十一计:李代桃僵
第十二计:顺手牵羊
第十三计:调虎离山
第十四计:欲擒故纵
第十五计:抛砖引玉
第十六计:擒贼擒王
第十七计:釜底抽薪
第十八计:混水摸鱼
第十九计:金蝉脱壳
第二十计:关门捉贼
第二十一计:远交近攻
第二十二计:假道伐虢
第二十三计:偷梁换柱
第二十四计:指桑骂槐
第二十五计:假痴不癫
第二十六计:走为上计
第二十七计:苦肉计
第二十八计:连环计
第二十九计:美人计
第三十计:空城计
第三十一计:反间计
第三十二计:苦肉计
第三十三计:诈降计
第三十四计:声东击西
第三十五计:反客为主
第三十六计:走为上计
```
> 注:部分计策名称重复,可能是不同版本的差异,建议结合具体出处参考。
2. 另一种常见口诀(版本二)
```
瞒天过海,围魏救赵,借刀杀人,以逸待劳,趁火打劫,声东击西,
无中生有,暗度陈仓,隔岸观火,笑里藏刀,李代桃僵,顺手牵羊,
调虎离山,欲擒故纵,抛砖引玉,擒贼擒王,釜底抽薪,混水摸鱼,
金蝉脱壳,关门捉贼,远交近攻,假道伐虢,偷梁换柱,指桑骂槐,
假痴不癫,走为上计,苦肉计,连环计,美人计,空城计,反间计,
诈降计,反客为主,走为上计。
```
> 此版本更简洁,但有些计策重复,如“走为上计”出现两次。
3. 顺口溜形式(简化版)
```
瞒天过海不显形,
围魏救赵智中行,
借刀杀人妙计生,
以逸待劳稳中赢,
趁火打劫趁机动,
声东击西出其不意中,
无中生有造假象,
暗度陈仓绕后攻,
隔岸观火看局势,
笑里藏刀心藏锋,
李代桃僵替身用,
顺手牵羊小便宜,
调虎离山诱敌动,
欲擒故纵先放松,
抛砖引玉引诱敌,
擒贼擒王首尾攻,
釜底抽薪断根源,
混水摸鱼趁混乱,
金蝉脱壳避锋芒,
关门捉贼围而歼,
远交近攻分内外,
假道伐虢借路行,
偷梁换柱改结构,
指桑骂槐隐讽人,
假痴不癫装糊涂,
走为上计保全身,
苦肉计骗敌人,
连环计层层设,
美人计惑人心,
空城计虚中实,
反间计离间敌,
诈降计迷惑敌,
反客为主夺主动,
走为上计最明智。
```
三、三十六计口诀及顺口溜汇总表
| 序号 | 计策名称 | 常见口诀版本 | 顺口溜简述 | 
| 1 | 瞒天过海 | 第一计 | 不显形 | 
| 2 | 围魏救赵 | 第二计 | 智中行 | 
| 3 | 借刀杀人 | 第三计 | 妙计生 | 
| 4 | 以逸待劳 | 第四计 | 稳中赢 | 
| 5 | 趁火打劫 | 第五计 | 趁机动 | 
| 6 | 声东击西 | 第六计 | 出其不意中 | 
| 7 | 无中生有 | 第七计 | 造假象 | 
| 8 | 暗度陈仓 | 第八计 | 绕后攻 | 
| 9 | 隔岸观火 | 第九计 | 看局势 | 
| 10 | 笑里藏刀 | 第十计 | 心藏锋 | 
| 11 | 李代桃僵 | 第十一计 | 替身用 | 
| 12 | 顺手牵羊 | 第十二计 | 小便宜 | 
| 13 | 调虎离山 | 第十三计 | 诱敌动 | 
| 14 | 欲擒故纵 | 第十四计 | 先放松 | 
| 15 | 抛砖引玉 | 第十五计 | 引诱敌 | 
| 16 | 擒贼擒王 | 第十六计 | 首尾攻 | 
| 17 | 釜底抽薪 | 第十七计 | 断根源 | 
| 18 | 混水摸鱼 | 第十八计 | 趁混乱 | 
| 19 | 金蝉脱壳 | 第十九计 | 避锋芒 | 
| 20 | 关门捉贼 | 第二十计 | 围而歼 | 
| 21 | 远交近攻 | 第二十一计 | 分内外 | 
| 22 | 假道伐虢 | 第二十二计 | 借路行 | 
| 23 | 偷梁换柱 | 第二十三计 | 改结构 | 
| 24 | 指桑骂槐 | 第二十四计 | 隐讽人 | 
| 25 | 假痴不癫 | 第二十五计 | 装糊涂 | 
| 26 | 走为上计 | 第二十六计 | 保全身 | 
| 27 | 苦肉计 | 第二十七计 | 骗敌人 | 
| 28 | 连环计 | 第二十八计 | 层层设 | 
| 29 | 美人计 | 第二十九计 | 惑人心 | 
| 30 | 空城计 | 第三十计 | 虚中实 | 
| 31 | 反间计 | 第三十一计 | 离间敌 | 
| 32 | 诈降计 | 第三十二计 | 迷惑敌 | 
| 33 | 反客为主 | 第三十三计 | 夺主动 | 
| 34 | 走为上计 | 第三十四计 | 最明智 | 
四、结语
“三十六计”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,也是现代生活中应对复杂局面的重要参考。通过口诀和顺口溜的方式,可以让更多人轻松掌握这些策略,提升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。无论是学习历史、研究兵法,还是日常决策,都能从中受益匪浅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