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请君入瓮的故事介绍】“请君入瓮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,用来比喻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,或者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陷阱中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,体现了古代政治斗争中的智谋与权术。
故事背景:
唐朝时期,有一位名叫周兴的大臣,因涉嫌谋反被武则天下令逮捕。御史大夫来俊臣负责审讯他。来俊臣知道周兴是个狡猾的人,如果直接审问,恐怕难以得到真实口供。于是,他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,用“请君入瓮”的方式让周兴自己说出实情。
故事
来俊臣对周兴说:“我最近遇到一个案子,犯人不肯招供,不知道您有什么好办法?”周兴不假思索地说:“这很简单,我可以把他关进大瓮里,然后在瓮下点火,让他自己招供。”来俊臣听后,笑着说道:“那不如我们先请您试试这个方法吧!”于是,他让人将周兴关进大瓮,并在下面点火,最终周兴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。
成语含义:
“请君入瓮”字面意思是“请客人进入瓮中”,引申为“以彼之道还施彼身”,即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,或让对方陷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中。
故事总结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请君入瓮 |
出处 | 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|
故事人物 | 周兴、来俊臣 |
故事背景 | 唐朝,周兴涉嫌谋反,被来俊臣审讯 |
故事经过 | 来俊臣用周兴建议的方法对付他,使其认罪 |
成语含义 | 用对方的手段对付对方,或让对方陷入自己设的陷阱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以牙还牙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 |
通过这个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官场中的智慧与权谋,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,要善于运用对方的逻辑和手段来达到目的。同时,“请君入瓮”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机智应对或反制的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