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躬行是啥意思】“躬行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用于表达实践、身体力行的意思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词虽然不常见,但在一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,却有着重要的意义。本文将对“躬行”的含义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相关知识点。
一、
“躬行”源自古代汉语,字面意思是“亲自实行”,强调的是一种实际行动和亲身实践的态度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,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道德修养的体现。在儒家思想中,“躬行”被视为君子修身的重要途径,强调言行一致、知行合一。
“躬行”常与“言”相对,表示不仅要懂得道理,更要付诸行动。例如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中的“行”,就有“躬行”的意味。因此,“躬行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,也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倡导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躬行 |
拼音 | gōng xíng |
含义 | 亲自实行;实践;身体力行 |
出处 | 古代汉语,常见于儒家经典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强调实际行动 |
近义词 | 实践、践行、实行、履行 |
反义词 | 空谈、虚言、空想、纸上谈兵 |
儒家思想 | 强调“知行合一”,注重道德实践 |
现代应用 | 用于鼓励人们将理论付诸实践,强调行动力 |
举例 | 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,是以君子欲行也。” |
三、结语
“躬行”虽为古语,但其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只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,才能真正实现价值。因此,“躬行”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。